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美国消费者的超额储蓄还能“坚挺”多久? 正文
时间:2025-07-09 09:04:2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来源:金十数据 的经济学家估计,美国家庭已经耗尽了约25%的超额储蓄。在2019年的疫情期间,由于政府的刺激措施和封锁的经济,美国消费者储存了前所未有的现金。当严厉的封锁措施被取消后,人们还能够偿还债
来源:金十数据 的坚挺经济学家估计,美国家庭已经耗尽了约25%的美国超额储蓄。
在2019年的消费疫情期间,由于政府的超额储蓄刺激措施和封锁的经济,美国消费者储存了前所未有的多久现金。当严厉的坚挺封锁措施被取消后,人们还能够偿还债务、美国购买新电器和度假。消费当然,超额储蓄企业也提高了产品价格,多久雇佣了更多的坚挺工人来满足大量的需求。
目前,美国消费者正处于历史高位的消费通胀之下,工资增长却难以跟上,超额储蓄问题变成了:消费者用他们的多久“超额”储蓄能维持这种消费水平多久?
到今年第三季度,消费者的“超额”储蓄估计有1.2-1.8万亿美元。据《华尔街曰报》,他们的“超额”储蓄只能维持大约9到12个月。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已经开始使用信用卡来补充他们的收入。
《华尔街曰报》称,在2019年疫情到来之前,家庭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8.8%。这一比率在2020年跃升至16.8%,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年度储蓄率,因为政府的刺激计划和失业救济让许多消费者现金充裕,但在封锁期间几乎没有机会消费。
2021年,美国消费者储蓄率降至11.8%,2022年进一步下降。另一边,失业率已经连续7个月低于4%,9月份为3.5%,位于50年来最低的水平。
简而言之:由于通胀,消费者每月支出增加,储蓄减少。
此外,有迹象表明,消费者不再像过去那样用他们的储蓄来偿还信用卡债务,纽约联储报告称,第三季度信用卡余额同比增长15%,是20多年来的最大增幅。与此同时,所有收入群体的拖欠率都在上升。
表示,按照这个速度,美国消费者多余的储蓄可能会在明年下半年之前全部花完。
高盛的经济学家估计,美国家庭已经耗尽了约25%的超额储蓄,到2023年底将花掉约60%的超额储蓄。他们上周写道:
“来自强劲资产负债表的增长提振可能已基本成为过去,但……财富水平的上升将为遭受负面经济冲击的家庭的支出提供支撑。”
分析人士说,这个假日消费季的一个特点是,仍有储蓄的高收入家庭和已花光大部分资金的低收入家庭之间的差距或将加大,后者正受到食品、汽油和住房通胀的挤压。
美联储的经济学家上月表示,到2022年年中,收入分配的上半部分的家庭持有的超额储蓄占最大份额,为1.35万亿美元,收入分配的下半部分的家庭持有的超额储蓄约为3500亿美元。
RSM US LLP的首席经济学家Joseph Brusuelas说:
“这将是一个高端假日季,在奢侈品牌、体验式旅行、高端度假胜地的消费强劲,而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群的假日季支出将更加温和。”
工信部:支持更多符合条件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2025-07-09 08:44
缩量续做8500亿MLF!央行: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总量高于到期量2025-07-09 08:31
美联储副主席给市场打“强心针” 称“很快”放缓加息步伐合适2025-07-09 07:41
三星Galaxy S23 Ultra影像细节曝光:2亿像素骁龙8 Gen2旗舰2025-07-09 07:39
魅族新旗舰将改名魅族20/魅族20Pro2025-07-09 07:25
最新!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两架相撞飞机均未配备“黑匣子”,达拉斯坠机事故调查过程将很漫长2025-07-09 07:24
武大校长窦贤康挥泪告别师生,学生高喊“窦窦”,唱《再见》送别2025-07-09 07:11
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超二成,四季度走势如何2025-07-09 07:09
Mysteel解读:豆粕期价或反弹有限,后市怎么看?2025-07-09 07:05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文章: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层级应进一步提高2025-07-09 06:30
硬抗美国施压!荷外贸大臣:对华出售光刻机 荷兰自有主张2025-07-09 08:30
经济学家:创30年来最大跌幅后 新西兰房价仍有下跌空间2025-07-09 07:58
开市一年成绩不凡 北交所构建服务中小企业新生态2025-07-09 07:26
收益率实在太诱人!美国散户大军有了新去处:债券市场2025-07-09 07:02
养老第三支柱元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启航,如何抵达彼岸?2025-07-09 06:51
结束11周连涨,稳供应调控下生猪价格走势引关注2025-07-09 06:46
【育儿问答】宝宝睡觉偶尔会惊醒是缺钙?2025-07-09 06:32
截至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24亿美元2025-07-09 06:32
欧盟评估比利时财政预算草案:支出过高 能源补贴不够2025-07-09 06:31
工业回升态势能否延续?国家统计局回应2025-07-09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