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险企龙头资产负债两端有望持续复苏 正文
时间:2025-07-09 09:23:4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时尚
截至1月17日,五大A股上市险企负债端重要年度数据保费收入全部披露完毕。、、、、五家险企2022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共计2.56万亿元,较此前一年增长2.9%。业内人士表示,各家保费增长情况分化较大,
截至1月17日,险企五大A股上市险企负债端重要年度数据保费收入全部披露完毕。龙头两端、资产、负债复苏、有望、持续五家险企2022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共计2.56万亿元,险企较此前一年增长2.9%。龙头两端
业内人士表示,资产各家保费增长情况分化较大,负债复苏整体来看负债端改善趋势已形成。有望展望2023年,持续保险资产、险企负债两端改善有望贯穿全年,龙头两端板块估值修复仍有空间。资产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薛瑾
增长表现分化
根据各家公司公告计算,2022年全年,A股五大险企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5597.63亿元,同比增长2.9%。
具体来看,各家险企增长表现分化。2022年全年,中国平安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691.40亿元,同比增长1.16%;中国人保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191.58亿元,同比增长6.56%;中国人寿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6152亿元,同比减少0.77%;中国太保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931.66亿元,同比增长8.41%;新华保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30.99亿元,同比减少0.23%。
作为险企的核心业务之一,寿险业务总体增长表现出一定的疲态,分化较为明显。2022年,除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平安人寿、人保寿险、太保寿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392.77亿元、927.02亿元、2223.42亿元,对应同比增幅分别为-3.89%、-4.3%、6.1%。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疫情防控优化及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等多重利好下,寿险业务有望企稳回升。研究员李健认为,展望2023年,大部分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有望实现正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与寿险同属人身险的健康险业务仍蓬勃发展。例如,2022年人保健康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10.22亿元,同比增长14.5%;平安健康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33.42亿元,同比增长18.78%。
产险增长势头强劲
与寿险增长相对乏力相比,2022年上市险企财产险业务保持相对强劲的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854.34亿元、2980.38亿元、1708.24亿元,对应同比增幅分别为8.3%、10.37%、11.6%。
在财产险业务中,车险业务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业务结构有所优化。人保财险车险业务占比从2021年末的56.93%降至2022年末的55.86%;平安产险车险业务占比从2021年末的69.93%降至2022年末的67.54%;太保产险车险业务占比从2021年末的59.98%降至2022年末的57.36%。
分析师刘嘉玮表示,当前产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和业务结构上。成本控制方面,大型险企仍握有规模效应下的定价及渠道优势,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盈利空间较为显著;业务结构方面,在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压降车险市场增长空间的大趋势下,财产险的多元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银保监会和保险行业协会分别发布《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农业保险产品开发指引》,从政策层面对产险业务的两大主力险种展业提供支持,进一步打开其中长期发展空间。
“我们预计,伴随人身险和财产险的同步发力,2023年险企负债端有望持续复苏。”刘嘉玮称。
板块修复有空间
1月17日,A股保险股震荡走低。但拉长时间线来看,自去年11月以来,A股保险板块触底反弹,开启“估值修复”之路。
数据显示,自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17日,Wind保险指数累计涨幅近40%。具体到个股,上述区间内,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的累计涨幅为42.46%、41.46%、35.71%、35.89%和7.84%。
从资金面来看,保险股股价上扬背后,是外资在不断抢筹。以中国平安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1日,86家外资合计持有5.6亿股中国平安A股;截至2023年1月16日,共有97家外资机构持股中国平安A股,合计持股数量为8.37亿股。
从催化因素来看,资产负债端改善、政策面向好、长端利率上行等因素共同推动保险板块实现反弹。证券分析师徐超认为:“A股保险公司过去十年整体估值没有太多的增长,始终来回震荡,甚至在2022年跌到了历史低位。所以保险行业的估值修复是迟早发生的事情,只是在等待一个反转的时机。”
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企稳、修复预期升温的背景之下,未来长端利率中枢还存在比较大的上行可能,会进一步对保险板块带来催化效应。开源证券分析师高超等人指出,从年度维度看,经济企稳上行、地产风险改善将持续利好保险股资产端;储蓄型产品需求提升、代理人转型见效和疫后经济复苏构成2023年负债端复苏。保险资负两端改善有望贯穿全年,板块估值修复仍有空间。
鹰美将于12月22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3港元2025-07-09 09:23
大火爆:开放一天就紧急限购1万!2025-07-09 09:18
利润率见顶 英国银行打响客户争夺战2025-07-09 08:55
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走强 黄金跌至近两个月新低2025-07-09 08:50
瑞幸咖啡第三季度营收约39亿元,新开651家门店2025-07-09 08:37
还60万元房贷,57万元是利息?名师张雪峰言论引发热议,提前还贷黄金时间点竟然在这里2025-07-09 08:28
卷起来了!刘强东砸100亿,向拼多多开战!美股全崩了!大空头警告:进入“死亡区”!美证监会出手!2025-07-09 08:15
小米集团-W2月21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发行1624.94万股2025-07-09 07:47
英伟达高端GPU供货受限?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相关企业:不涉及被限制芯片2025-07-09 06:54
一线城市增速放缓,元气森林开年大动作:大幅度向传统消费公司倾斜 “内部手术”动刀反腐2025-07-09 06:49
三部门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 确保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5-07-09 08:52
“前海金融30条”发布:试点信用卡视频面签,支持深交所设立大湾区债券平台2025-07-09 08:41
助力乡村振兴 上市公司在行动2025-07-09 08:28
青岛一企业月薪4万招人去非洲养鸡,企业回应:男女不限,不招20岁以下年轻人,现在很多人投简历2025-07-09 08:19
钢铁行业上半年供需失衡 逾八成钢企净利下滑2025-07-09 08:09
期货公司与其他机构站上同一起跑线2025-07-09 08:04
全球债市掉头,6个月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会如何影响投资组合?2025-07-09 07:58
宋庄艺术市集开市了2025-07-09 07:22
锂价还会涨多久 ?2025-07-09 07:06
通胀推高联储激进加息风险 贝莱德增持美国短债与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股票2025-07-09 06:47